Page 28 - 《涂层与防护》2019年第7期
P. 28

李柏文:关于 B1B2 免中涂工艺水性高温原厂涂料的研究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6  助溶剂对比外观性能检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测试结果
              检测项目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訛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輯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配方⑨                      配方⑩                      配方輥
              光泽(20°/60°)                      92.6/96.8               93.1/97.2                88.3/97.1
             CF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7.2                     54.4                     43.7
             LW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.6                     6.9                      17.6
             SW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.9                     19.5                     29.2
             DO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2.0                     86.1                     82.6
              总膜厚/μ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0~70                   60~70                    60~70
              耐冲击性/c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                      50
              附着力/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干燥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适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适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适中
              漆膜毛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轻微收缩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无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失光
              清漆外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较多小颗粒                     无颗粒                      无颗粒

             高亚氨基等树脂类型,相对来说高甲醚化的相容性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客户的使用要求,并满足客户的施工工艺要求,达到
             好,不会出现缩孔等问题,但氨基在预烘下对主体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了上线喷涂的使用要求。
             脂及溶剂的挥发有一定的影响,需综合平衡挑选合适
             的氨基树脂;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参考文献
                 (3) 在助溶剂的选择上,挥发过快的溶剂反而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1] 叶凤英, 钟辉萍. 汽车用水性中涂漆及水性底色漆[J]. 汽
             影响漆膜的外观,导致漆膜由于表干过快而阻挡体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车工艺与材料, 1999(10):21-23,27.
             内溶剂及水分的挥发而导致小痱子颗粒的出现,调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2]  倪玉德. 涂料制造技术[M].北京: 化学工业出版社材料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, 2003.
             合适的溶剂比例及种类是解决漆膜颗粒的关键因素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3]  印维坚.车用涂料及汽车修补漆“拜耳杯”技术研讨会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集[C]. [出版地:不详],[出版者:不详], 2006:80-83.
             3 结语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4]  刘成楼, 谭勇, 李淑芹,等. 汽车涂装线用水性配套涂料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研究[J]. 现代涂料与涂装, 2017, 20(4):17-22.
                 采用聚氨酯及丙烯酸体系开发的免中涂 B1B2 工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5]  邢汶平. 水性涂料在汽车涂装线上的应用[J]. 上海涂料,
             艺水性高温原厂漆,可达到油性 3C2B 的外观效果,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9, 47(8):26-29.
             光泽、丰满度、桔皮、耐冲击、附着力、外观等均已满足



             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
                 (上接第 11 页)


             20%、15%的水性汽车保险杠底漆, 最终得到能通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4]  程春祖. 聚丙烯的亲水改性与表征[D]. 兰州:西北师范
             TL211 中与底漆有关的性能指标的配方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学, 2009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5]  吕 孟. 含 氟 丙 烯 酸 酯 乳 胶 膜 中 乳 化 剂 分 布 及 其 共 混 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液成膜研究[D]. 武汉: 武汉理工大学, 2010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参考文献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6]  刘 敏. 环 境 友 好 型 水 性 防 腐 涂 料 的 性 能 与 耐 蚀 机 理 研
             [1]  闫福成. 2017 年度汽车及汽车涂料工业发展 (二)[J]. 中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究[D]. 武汉:武汉大学, 2013.
                 国涂料, 2018, 33(4):15-23, 37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7]  李 雨 朋. 环 境 友 好 型 环 氧 防 腐 涂 层 材 料 的 制 备 及 性 能
             [2]  乔泽敏, 黄志峰, 李瑜,等. 聚丙烯用附着力促进剂研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研究[D]. 上海:复旦大学, 2012.
                 进展[J]. 化工进展, 2012, 31(9):2006-2010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8]  邓 康 清. 新 型 热 塑 性 聚 烯 烃 与 氯 化 聚 烯 烃 的 相 容 性 及
             [3]  张贺. 水相悬浮氯化聚丙烯的制备与表征[D]. 杭州:浙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界面特性研究[D]. 哈尔滨:哈尔滨工业大学, 2009.
                 江大学, 2004.
              16     涂层技术 COATING TECHNOLOGY
   23   24   25   26   27   28   29   30   31   32   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