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17 - 2025水性涂料虚拟专辑
P. 117
李 军:水性树脂对轨道交通车辆用金属闪光底色漆性能的影响
表2 树脂对水性 光 漆 变指数和 性的影响
Table 2 Effect of resin on thixotropy index and anti-sagging property of waterborne metallic basecoat
配方
项目
A B C D E F G H I
#
黏度(ISO 6)/s 75 73 65 70 72 69 68 69 72
低旋转黏度/(mPa·s) 1 685 1 792 2 652 1 875 1 480 1 485 1 526 1 508 1 480
高旋转黏度/(mPa·s) 540 753 1168 454 348 389 407 596 327
触变指数 a 3. 12 2. 38 2. 27 4. 13 4. 25 3. 82 3. 75 2. 53 4. 52
抗流挂性/μm b 90 90 75 150 150 150 150 75 175
注:—通 减 方中 剂 A 组分 度(ISO 6)在 70 s , 用 NDJ-1 度 测量其 (6 r/min) 度及
#
a
高 (60 r/min) 度,按照公 ( 指 = 度/高 度);b— A、B 组分按 量 100∶5 合,
水适量, 度 17 s(涂−4 ) 。
#
性的聚氨酯分散体。 带时间 28 min,施工喷涂时外观评价虽合格,但涂层
从初步的黏度检测数据分析,低羟基自交联丙 不够细腻,比较粗糙,搭枪轻微痕;配方 A、B、C、H 和 I
烯酸酯分散体 Bayhydrol 1 和高 T 脂肪族 离子聚氨 的外观则不符合施工要求,涂层存在不够细腻、粗
g
酯分散体能提高水性金属底色漆的触变指数,应采 糙、麻点多和大面积喷涂搭枪痕明显等涂膜病态
用本试验配方 D、E、F和G。 现象。
2. 2 树脂对 色漆 罩光清漆 初步分析有如下 3 点原因:①配方 A、B 和 I 的设
涂 性及 观 果的影响 计,配方 A、B 均采用了低羟基含量水性自交联丙烯
采用不同树脂的水性金属闪光底色漆施工时干 酸树脂作为成膜物质,配方 I 采用了低羟基含量水性
燥时间及外观效果见表 3。 自交联丙烯酸树脂与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复配的方
式,由于金属底色漆以丙烯酸树脂乳液作为成膜物
表3 树脂对 涂 性及外观 果的影响 质,具有干燥快的特性,而轨道交通车辆车身面积
Table 3 Influence of resin on drying performance 大,喷漆时候搭枪比较困难,一边在喷涂,而另外一
and appearance wet-on-wet coating film
边已经表干,涂层麻点多、颗粒明显,体积收缩快,不
配方
项目 利于铝粉定向排列,与罩光清漆配套不是“不干不
A B C D E F G H I 湿”的良好状态,以至于铝粉发花和层间附着力较
表干/min 10 10 15 13 13 15 15 12 8 差。②配方 D、E 和 H 的设计,配方 D、E 均采用低羟
基含量水性自交联丙烯酸树脂 Bayhydrol 1 与水性聚
实干/h 3 3 5 4 4 5 5 3. 5 2. 5
氨酯分散体复配的方式,由于 Bayhydrol 1 的羟基含
不黏胶带
20 20 30 28 28 30 30 25 15
a 量很低(约1. 5%),干燥快、流平差导致涂层外观不够
时间/min
外观效果 b 3 3 2 1 1 0 0 2 3 细腻、大面积喷涂搭枪痕,虽然 Bayhydrol 1 与聚氨酯
分散体复配后的协同作用会使干燥速度有所减缓、
注:— 色漆 ( 光清漆),室 自干,分
a
涂层外观也有所改善,但由于 Bayhydrol 1 在配方中
;b—采用 为 4 000 mm×1 500 mm×(0.8~
1.5) mm , 工 外观 大,品 差, 质量占比较高(为 15%~25%),不足以抵消低羟基丙
0 为平 光 、 、 无 ,品 为 ,1 为 、 烯酸树脂因为干燥快而导致涂层外观不良的影响。
,品 为 合 ,2 为涂层 、 ( 漆面
颜色 成 团 )、 明 ,3为涂层 、 点 、 配方 H 采用丙烯酸乳液 6803 与水性聚氨酯分散体
,2、3均为品 合 。
Bayhydrol 2 复配的方式,由于 6803 为一级分散体,丙
由表 3可知,配方 F和配方 G 表干 15 min,分彩条 烯酸乳液树脂颗粒较大,成膜后比低羟基含量水性
时不黏胶带时间 30 min,外观评价均为优良,满足施 自交联丙烯酸树脂 Bayhydrol 1 干的更快、流平更差,
工性要求;配方 D 和 E 表干 13 min、分彩条时不黏胶 导致的涂层外观相比配方 D、E 更差,涂层起云、起
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