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5 - 《涂层与防护》2019年第12期
P. 45

李家峰,等:一种酸化缓蚀剂的合成及复配研究



           最佳复配比为 42%IMQ+3%TU;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性能研究[J].长江大学学报(自科版), 2006,3(1):22-24.
               (5)IMQ 与 KI 复配效果极为明显,两者的最佳复                     [6]  吴刚, 郝宁眉, 陈银娟, 等.新型油酸咪唑啉缓蚀剂的合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成及其性能评价[J].化工学报,2013,64(4):1485-1492.
           配比为 44.7%IMQ+0.3%KI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7]  张贵才, 刘静静, 王涛.阳离子型高温酸化缓蚀剂的合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及其性能评价[J].油气地质与采收率,2006,13(3):85-87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参考文献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8]  邹传黎, 陈玉祥, 王虎, 等. 盐酸酸化缓蚀剂 ST-2 的合
           [1]  朱德明. 在碳酸盐岩储层中酸化压裂工艺的应用 [J].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成及性能评价[J].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(4):15-18.
               工管理,2014(30):196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9]  周琼花,杨道武,朱志平,等.钨酸盐与乌洛托品对碳钢协
           [2]  胡鹏程, 李 克 华, 李 久 启,等.新 型 酸 化 缓 蚀 剂 的 合 成 及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同缓蚀作用的研究[J].华北电力技术,2004(3):3-5.
               性能[J]. 断块油气田, 2011(2):129-131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10] 王保成, 朱金华. 盐酸溶液中乌鲁托品对钢的缓蚀性能
           [3]  秦宇雄, 毛莲花, 肖鹏, 等.曼尼希碱缓蚀剂的复配性能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J].北京科技大學學報,2006, 28(3):259-262.
               研究[J].化学工程与装备, 2012(4):19-22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11] 高 军 林.乌 洛 托 品 作 为 酸 洗 缓 蚀 剂 的 探 讨[J].腐 蚀 与 防
           [4]  张光华, 顾玲, 卢凤纪.咪唑啉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护,2009.30(3):182-183.
               及其缓蚀性能的研究[J].陕西科技大学学报,2003,21(2)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12] 李广超,路长青,杨文忠.硫脲及其衍生物的缓蚀行为研究
               15-18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进展[J].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,2001,13(3):169-172,封三.
           [5]  刘华荣, 徐立丹, 陈武, 等.油酸咪唑啉的合成及其缓蚀
           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

               (上接第 12 页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3 水性氟树脂乳液样品测试结果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水性氟碳乳液样品编号
            项目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理论氟含量/%              30               15 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15               15
            测试值/%                29               15 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14               15

               从表 3 可以看出,用水性氟碳树脂乳液样品进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加接近,进一步减少测试过程中带来的误差。 标准的
           测试,测试的结果与理论值非常接近,测试值与理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修订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水性氟树脂涂料在消费者真
           值相对误差均在 5%以内,能够满足检验的需要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正关注的品质上的发展,促进市场产品在该性能上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提升,来推动水性氟树脂涂料技术的进步和规范水性
           5 结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氟树脂涂料产品市场,进一步完善水性氟树脂涂料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建筑领域应用的性能指标,进一步推动水性氟树脂涂
               新版标准中对氟含量的测试方法与旧版相比,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料在建筑、防腐领域的应用。
           测试方法上有了很好的改进,使得测试值与理论值更


           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

               (上接第 23 页)

               Beijing, China [J]. Atmospheric Environment, 2018(173):  [11] MISHRA S. Is smog innocuous Air pollution and
               355-363.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ardiovascular disease[J]. Indian Heart J, 2017(69):425-429.
           [8]  李炜罡, 吕维平, 王海滨,等. 抗菌 材 料 进 展[J]. 化 工 新          [12] 赵永旗, 李政, 孙国通. 铜离子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
               型材料, 2003:31(3):7-10.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及性能研究[J]. 纺织科技进展, 2019 (5):11-12,16.
           [9]  宋俊, 隗立颖, 李俊男. 醋酸纤维素山梨酸酯抗菌纤维的制                  [13] M. KAMPA, E. CASTANAS, Human health effects of air
               备及其性能.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[J]. 2018,37,(6): 24-29.             pollution[J]. Environ. Pollut. 2008(151):362-367.
           [1 0] WUPENG D U, ZHU R, FANG X. Construction of    [14] 纪杰, 戴礼兴. 静电纺丝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[J].科技
               Ventilation Corridors and Smog Control in Beijing (2018).  资讯, 2009 (33):118.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探索研究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
   40   41   42   43   44   45   46   47   48   49   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