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5 - 2025水性涂料虚拟专辑
P. 45
张 等:石墨烯/聚苯胺水性硅酸 富锌防腐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
(A·cm 2 )
(A·cm 2 )
(A·cm 2 )
(A·cm 2 )
]
]
]
]
lg[i/
lg[i/
lg[i/
lg[i/
E/V
E/V
E/V
E/V
(a)—0. 5∶1 (b)—1∶1 (c)—2∶1 (d)—3∶1
图9 粉与基料的质量比及 Gr/PANI含量不同时涂层的动电位 化 线
Fig. 9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curves of coating with different mass ratios of zinc powder to base material and Gr/PANI content
表1 粉与基料质量比及 Gr/PANI含量不同时涂层的电化学 参数
Table 1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parameters of coating with different mass ratios of zinc powder to base
material and Gr/PANI content
m( 粉)∶ Gr/PANI含量/%
项目
m(基料) 0 1 2 3 4
0. 5∶1 -0. 728 -0. 655 -0. 681 -0. 669 -0. 714
1∶1 -0. 705 -0. 585 -0. 533 -0. 603 -0. 635
E /V
corr
2∶1 -0. 696 -0. 611 -0. 595 -0. 675 -0. 666
3∶1 -0. 649 -0. 629 -0. 605 -0. 612 -0. 668
0. 5∶1 1. 017×10 -5 8. 531×10 -6 8. 248×10 -6 7. 276×10 -6 1. 215×10 -5
1∶1 9. 713×10 -6 6. 151×10 -7 4. 788×10 -7 1. 263×10 -6 2. 822×10 -6
i /(A·cm )
-2
corr
2∶1 7. 893×10 -6 2. 486×10 -6 9. 713×10 -7 1. 959×10 -6 2. 420×10 -6
3∶1 6. 135×10 -6 2. 507×10 -6 1. 018×10 -6 1. 305×10 -6 2. 834×10 -6
(−0. 533 V)和最小的 i (4. 788×10 A/cm),极化曲 层盐雾试验360 h后的照片如图10所示。
-7
2
corr
线测试结果与电化学阻抗谱结果一致。这是由于 由图 10可知,当锌粉与基料质量比 1∶1、Gr/PANI
Gr 良好的导电性使锌颗粒间形成更好导电通路,提 添加量为 2% 时,涂层表面锈 最少、刻痕处生锈面
高了锌粉利用率,同时 Gr 较大的比表面积在涂层中 积最少,且刻痕处出现了被填补的现象。这是由于
形成迷宫效应及 PANI 纤维促进钢基体表面形成 涂层中的 Gr/PANI 复合物片层结构在基料中形成网
O 钝化膜 提高了涂层的物理屏障作用,两者的 格结构,对氧气、水、氯离子等的扩散起到了有效阻
[24]
Fe 3
4
协同效应使 Gr/PANI 水性硅酸 富锌涂层对钢基体 隔作用,其导电性连接锌粉形成导电通路,有效提高
有更好的表面保护作用。因此该涂层完全可以代替 了锌粉的利用率。同时,聚苯胺的氧化性使基材表
锌粉含量高的涂层,达到更好的防腐效果和涂层力 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,大大延缓了金属的腐蚀,并且
学性能。 锌粉保护基体产生的锌化合物,如 Zn(OH)、
2
2. 5 烯/聚 胺水性硅酸 涂层耐 [15,25] 等填补在涂层中形成二次防护。盐
Zn(OH)Cl
5 8 2
盐雾性 雾试验结果与力学性能分析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
锌粉与基料的质量比及 Gr/PANI 含量不同的涂 相一致。
0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