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58 - 2025年7月防腐蚀专辑
P. 158
王 :碳量子点纳米材料在金属防腐中的应用现状
200 mg/L才能达到同等水平的缓蚀效率。 BCQDs具有较强的缓蚀作用,在质量浓度为 200 mg/L
上述研究内容主要针对具有空轨道的 Fe 基体, 时,缓蚀效率可达 95. 6%。Liu 等 以 子壳制备氮
[14]
对于 Al、Mg等最外层没有空轨道的金属,研究人员也 和硫 杂的碳量子点(N,S-CQD),该碳量子点与铜
进行了碳量子点缓蚀性能的研究。 生成配位键形成保护层,具有缓蚀作用。N,S-CQD
Pan 等 [8-9] 通过 4-氨基水 酸和 L-组氨酸合成 在电化学阻抗谱测试中对铜的缓蚀效率随着制备时
NCDs,缓蚀剂质量浓度为 50 mg/L 时 NCDs 对 Q235钢 间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加,160 ℃下 6 h 和 200 ℃下 10 h
的缓蚀效率为 93%;以 4-氨基水 酸和硫脲合成 N, 制备的 N,S-CQD 的缓蚀效率分别为 99. 66% 和
S-CDs,该碳量子点通过物理吸附、化学吸附在 Mg 基 99. 87%。这是因为温度和时间会影响 N,S-CQD 的
体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,在 3. 5%NaCl溶液中对 Mg 碳化程度、尺寸和官能团含量,进而影响 N,S-CQD的
合金的缓蚀效率为 86. 6%。 缓蚀性能。
1. 1. 2 的 量子点 综上可以看出,广大研究人员对碳量子点在缓
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,研究人员将稀土元素应 蚀剂中的应用开展了深入研究,目前关于碳量子点
用于金属的缓蚀,表现出良好的效果。Liu 等 以六 作为缓蚀剂在金属防腐领域的应用研究采用的是
[10]
水 酸 和 酸为原料,采用水热法合成了 Ce 和 “试错法”,通过采用不同的前驱体,制备具备不同表
N 共 杂的碳量子点(Ce@N-CDs)。Ce@N-CDs 通过 面官能团的 杂碳量子点,提升其缓蚀性能。
物理吸附、化学吸附在 Q235 钢表面,形成一层吸附 对于碳量子点缓蚀剂的缓蚀机理:针对 Fe 等具
有空轨道的金属,碳量子点的缓蚀机理是碳量子点
膜。同时,在腐蚀过程中,Ce@N-CDs 可以形成含 Ce
络合物,保护 Q235 钢不被腐蚀。Zeng 等 采用水热 中的 N、S、O等活性吸附点,与 Fe基体通过物理吸附,
[11]
以及 Fe 的空轨道与 N、S 等杂原子的 对电子形成配
合成法 ,制备了 Ce 和 N 共 杂碳量子点(Ce@N-
CDs)。研究表明不同原材料混合配比制备的碳量子 位键,在 Fe基体表面形成致密吸附膜,起到屏蔽腐蚀
点缓蚀剂对铜的缓蚀效率不同,其中 酸 和 介质,抑制腐蚀的作用。针对 Al、Mg没有空轨道的金
属,碳量子点通过表面的官能团与 Mg 、Al 合,在
2+
3+
酸铵质量比为 1∶10 制备的碳量子点缓蚀剂(Ce-
10%)在质量浓度为 200 mg/L 时,对铜的缓蚀效率高 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吸附膜,起到缓蚀作用。同时,
达 98%。根据吸附等温线分析,Ce@N-CDs 主要根据 广大研究者认为,碳量子点在不同金属基体表面的
Langmuir模型进行吸附,吸附过程是通过物理吸附和 吸附均符合Langmuir吸附,属于混合型缓蚀剂。
化学吸附相结合来完成。Ce@N-CDs 通过 N 杂 1. 2 碳量子 在防腐涂层中的应用研究现
CDs与铜表面的不饱和键配对,在铜表面形成致密的 碳量子点表面丰富的活性官能团、纳米材料的
吸附膜;同时,Ce 与周围环境反应形成的氧化物在铜 小尺寸以及特有的荧光效应,为其用作防腐涂层的
表面形成 化膜。吸附膜/ 化膜致密结构可以有效 功能填料和改性剂提供可能。
地抑制腐蚀介质的渗透和侵蚀。目前稀土元素 杂 1. 2. 1 量子点 能 料
碳量子点缓蚀剂的研究报道较少,还需进一步探索。 Pourhashem 等 以 酸为前驱体合成石墨烯
[15]
1. 1. 3 生物质原料制备的 量子点 量子点(GQD),之后采用硅烷基功能化 GQD,以增强
生物质原材料来源广,绿色环保。Alibakhshi GQD 与聚合物的相容性。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,功
等 研究发现从波斯 草叶中提取的化学物质对低 能化 GQD 可以有效地提高聚合物涂层的耐腐蚀性。
[12]
碳钢的缓蚀效率最高可达98. 8%,表明 物提取液中 Di 等 以邻苯二胺和 L- 石酸制备 N 杂碳量子点
[16]
的化学物质对金属合金也具备较好的腐蚀抑制作 (N-CQDs),并将其加入到水性环氧树脂(EP)中,制
用。因此研究人员采用天然生物质制备碳量子点, 备 N-CQDs/EP 涂层,研究结果表明,该复合涂层在
并对其缓蚀性能进行研究。Feng 等 以火龙果皮为 3. 5%NaCl 溶液中浸泡 30 d,低频阻抗模值仍然保持
[13]
原料 ,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碳量子点缓蚀剂 在 10 ·cm ;当 N-CQDs 添加量为 0. 3% 时,复合涂
2
9
BCQD,其粒径随水热法制备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 层的附着力最大为 6. 8 MPa;且随着 N-CQDs 添加量
小,碳量子点中碳含量随制备时间的延长而增大;电 的增大,其在涂层中的荧光效应越强。
化学测试表明,在盐酸中,粒径较小、碳含量较高的 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磷 杂碳量子
[17]
1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