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63 - 2025年7月防腐蚀专辑
P. 163

王亚鑫等:人工智能技术在防腐涂料研发中的应用研究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据上传到工作流组件中;(3)按照实际需求设置参
             1   实验部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:确定特征、标签、测试集比例;(4)进行模型训练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中评估指标通常包括均方误差(MSE)、均方根误差
             1. 1  主要原料及仪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RMSE)、平均绝对误差 (MAE)、决定系数(R)等,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羟基丙烯酸树脂(CTR6298、CTR6225、CTR6277E)、             预测效果最好的机器学习算法模型作为最终 AI 模
             混合溶剂(2033):工业级,中海油常州环保涂料有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型,并进行保存。
             公司;异氰酸酯固化剂(1 、2 、3):工业级,自制 ;钛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#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#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#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11]

             白粉(R902):工业级,科慕;分散剂(32500):工业级,

             路博润;流平剂(BYK333):工业级,毕克;防沉助剂
            (SD-2):工业级,海名斯;紫外线吸收剂(1130)、光稳
             定剂(292):工业级,巴斯夫;催化剂(DBDTL):分析

             级,阿拉丁。


                 LU-0819 紫外光加速老化试验机:Q-Lab;DSC

             8000 差示扫描量热仪:PerkinElmer;Eclassical3100 凝
             胶渗透色谱仪(GPC):依利特(苏州)分析仪器有限公

             司;DV3TLV数显黏度计:博勒飞;Matcloud+材料大数


             据云平台:北京迈高材云科技有限公司。
             1. 2  样品的制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1   AI模型的构建和复用
             1. 2. 1  防 面漆的制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ig. 1  Construction and reuse of AI models
                 在研磨容器中依次加入羟基丙烯酸树脂(50%~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3. 2  AI模 的复用
             60%,以聚氨酯面漆 A 组分质量计,下同)、部分混合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完成 AI 模型的构建后,后期有新设计的面漆
             溶剂、分散剂(0. 5%~1. 5%)、流平剂(0. 5%~0. 7%)及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配方,可复用该模型,输入配方特征,可通过 AI 模型
             防沉助剂(0. 5%~1. 5%),600 r/min 搅拌 5~15 min,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直接完成性能的预测,实现先于实验预测产品性能
             后加入钛白粉(25%~35%)研磨分散至涂料细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目的,避开重复的涂料制备实验。
             20 μm以下,加入剩余混合溶剂(5%~10%)、紫外线吸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4  测试与表征
             收剂(1%~2%)和光稳定剂(0. 5%~1. 5%),静置消泡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根据 GB/T 23987—2009 测试漆膜的耐老化性
             后,过滤出料,得到聚氨酯面漆 A组分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漆膜保持失光 0 级、粉化 0 级及变色 0 级的最长时
             1. 2. 2  涂层的制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间),其中灯管类型选用 UVA-340;循环条件:辐照度
                 将聚氨酯面漆 A 组分与 B 组分(异氰酸酯固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. 83 W/m ,黑板温度(60±3) ℃光照 4 h,黑板温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剂),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复配,并加入适量催化剂,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50±3) ℃凝露4 h。
             据喷涂需要补充适量混合溶剂,喷涂于打磨过的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采用二正丁胺-盐酸滴定法测定—NCO 含量;采
             有自制底漆的样板上 ,25 ℃下放置 7 d,充分干燥后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(T)进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12]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g
             进行性能研究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行测试 ,N 气氛 ,测试温度−80~100 ℃ ,升温速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1. 3  AI模型的构建和复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℃/min;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对固化剂三聚体含量
             1. 3. 1  AI模 的构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进行测试,色谱柱采用 Agilent PLgel 5 μm MIXED-C,
                 模型构建一般分为机器学习工作流构建、数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流动相为四氢呋喃,流速 0. 5 mL/min,柱温为 40 ℃,
             输入、特征/标签选择、测试集比例选择、机器学习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每 25 min 采样一次;采用 Matcloud+材料大数据云平
             法种类选择、模型训练/评估等步骤 (图 1)。详细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台对配方样本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13]
             构建过程为:(1)选中系统中的机器学习算法[随机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结果和讨论
             林(RM)、支持向量机回归(SVR)、贝叶斯回归
            (BLR)、神经网络(NN)、决策树(DT)、线性回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 1  数据量对训练模型预测效果的影响
            (LR),组装形成工作流组件;(2)将已有的面漆配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,探讨实验室现有
                  ]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0
   158   159   160   161   162   163   164   165   166   167   1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