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23 - 2025水性涂料虚拟专辑
P. 123
卓 等:改性氧化石墨烯/水性环氧复合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
表1 GO和AGO的 含量 微观结构及AGO分散状态,结果如图4所示。
Table 1 Element contents of GO and AGO
项目 GO AGO
w(C)% 72. 16 73. 30
/
/
w(O)% 27. 84 24. 38
10 μm 10 μm
w(N)% 2. 32
/
(a)—EP (b)—0. 5%GO/EP
由图 2 可知,GO 和 AGO 都有 2 个明显的 C 峰
(284 eV)和 O 峰(530 eV),但 AGO 出现了新的 N 峰
(397 eV);且 GO 的 C1 窄谱中出现了 4 个典型特征峰
C C/C—C(284. 8 eV)、C—O—C(287. 1 eV)、C O 10 μm 10 μm
(287. 5 eV)、O—C=O(289. 3 eV),AGO 的 C1 窄谱新
(c)—0. 3%AGO/EP (d)—0. 5%AGO/EP
出现了 C—N 峰(285. 7 eV);AGO 的 N 窄谱拟合分峰
后出现 C—N 峰和N—H峰 ,上述特征变化进一步证明
[8]
PEA通过EDC/NHS成功接枝在GO上,且根据表1可知
AGO中N元素含量为2. 32%,由GO边缘处每个PEA分
10 μm 10 μm
子链带有2个N原子计算得知,PEA在GO上的接枝率约
(e)—0. 7%AGO/EP (f)—1. 0%AGO/EP
为1. 16%。
图4 AGO/EP复合涂层SEM断面图(放大5 000 )
进一步对 GO 和 AGO 进行 XRD 表征,分析 GO 改
Fig. 4 SEM cross section of AGO/EP composite coatings
性前后晶格结构及层间距变化,结果如图3所示。
由图 4 可知,纯 EP 断面整体比较平整光滑,而
GO/EP 和 AGO/EP 涂层断面变得粗糙,出现了明显的
裂纹。对于 0. 5%GO/EP,GO 纳米片均匀分散在环氧
*OFSOTJUZ B V GO 随机分散 ,无特定的排列取向 ;相比之下 ,
基体中,且与环氧树脂之间存在小部分孔 ,突出的
0. 5%AGO/EP 涂层向外突出的纳米片减少 ,说明
AGO 与环氧树脂之间有着良好的界面作用,同时突
出的 AGO 纳米片与环氧产生的波浪型 皱有一定的
取向排列,并且随着 AGO 含量的增加,AGO/EP 的
2θ/(°) 皱形态和取向愈发明显,这有利于提高复合涂层的
g
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。
图3 GO和AGO的XRD图
对复合涂层进行拉伸测试,得到相应的应力-应
Fig. 3 XRD pattern of GO and AGO
变曲线,结果如图5所示。
由图 3 可见,GO 在 2θ=11. 48°有 1 个明显的峰, 由图 5 可知,随着 AGO 含量增加,涂层拉伸强度
对应于 GO 的(001)晶面,由布拉格方程计算出层间 不断提高,而断裂伸长率先上升后下降,但总体呈上
[9]
距为 0. 77 nm 。通过接枝 PEA 分子链后 AGO 在 2θ= 升趋势。当 AGO 含量在 0. 5% 时,断裂伸长率最大为
7. 05°有 1 处明显的峰,对应层间距为 1. 25 nm。与文 7. 2%,当 AGO 含量在 1. 0% 时,拉伸强度升至最大为
献 中聚醚胺通过开环接枝 GO面上的环氧基团使薄 60. 83 MPa。相比之下,0. 5%GO/EP 复合涂层的力学
[10]
片层间距增大至 2. 24 nm 相比,在 EDC 和 NHS 的低 性能提升不如 AGO 明显。这主要归因于 AGO 在 EP
温活化作用下,聚醚胺端氨基可以与 GO 边缘处的羧 基体中的均匀分散,且 AGO 边缘接枝聚醚胺分子的
基反应 ,PEA分子接枝到 GO边缘。 胺基与环氧分子的环氧基团之间通过共价键产生了
[11]
2. 2 AGO/EP复合涂层的结构与力学性能 较强的界面相互作用,当发生断裂时,有利于界面间
用 SEM 观察 EP、GO/EP 和 AGO/EP 复合涂层的 载荷的应力传 ,减少了复合涂层拉伸时产生的应
1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