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0 - 涂层与防护2019-04
P. 20
李涛,等:二乙醇胺对环氧阴极电泳涂料固化温度的影响
130 ℃时,出现第二个平台,说明固化剂在此温度下完
2. 结果与讨论 全解封。
要获得在较低温度下固化完全的漆膜,在电泳漆
2.1 环氧阴极电泳涂料乳液制备
中使用的固化剂———封闭异氰酸酯的匹配也很重要。
在乳液合成实验中,采用 3 种不同的比例,使二 封闭异氰酸酯的解封温度,应不大于漆膜的期望固化
乙醇胺和环氧树脂反应, 且二乙醇胺的用量逐渐增 温度。 例如,要得到 150 ℃完全固化的漆膜,就应选用
加。 为保证平行对比,环氧树脂的用量保持不变,并使 解封温度低于 150 ℃的固化剂, 否则在 150 ℃下,固
用相同的固化剂。 控制唯一的变量就是二乙醇胺的用 化剂尚未完全解封,无法完全与主体树脂上的羟基进
量。 由此制备出的乳液,外观为乳白色的乳状液体,蓝 行交联,导致漆膜的固化不完全,在实际使用中就不
相明显,状态正常。 于 50 ℃的条件下贮存 7 d,稳定性 能达到性能要求。
良好。 然而进一步提高二乙醇胺的用量,制得的乳液
呈半透明状,于 50 ℃下贮存 2 d 即发现软沉底。 3 测定漆膜的固化性能
2.2 固化剂解封温度的测定
采用按表 1 中 3 种配方制得的乳液,使用相同的
异氰酸酯的封闭和解封反应, 是一对可逆反应 色浆,分别配制电泳涂料槽液并泳板,每种槽液做板 3
(图 1)。异氰酸酯在加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,与含有活 块,分别在 145 ℃、140 ℃、130 ℃下烘烤 30 min。 并对
泼氢的物质反应,C=N 双键被打开,发生加成反应,生 每种漆膜性能做了简单测试,结果如表 3 所示。
成封闭异氰酸酯 。 表 3 漆膜部分性能测试结果
[6]
待工件经过电泳制得漆膜后,在烘烤过程中异氰 项目 检验结果
酸酯解封,重新得到异氰酸酯基团,该基团与环氧树 外观 平整光滑
脂上的羟基发生交联, 得到致密的大分子网络结构, 膜厚/μm 20-25
从而漆膜被固化,获得耐腐蚀、致密的涂层。 硬度,≥ 3 H
附着力(划格法)/级 0
K 1
柔韧性/mm 1
耐冲击/cm 50
K -1
图 1 异氰酸酯的解封和封闭反应
从表 3 的各项数据可以看出,漆膜的这几项基本
采用 TGA 对固化剂解封温度进行测定,测试结果
性能良好,且无明显差异,因此可判断,二乙醇胺的用
如图 2 所示。
量未对漆膜的这几项性能造成影响。
漆膜其他性能达标后, 对漆膜的固化性能进行重
点考察。 本研究采用化工行业标准 HG 3334-2012 中
4.17 节提到的方法进行测试:湿膜在指定温度(145 ℃、
140 ℃、130 ℃)下烘烤 30 min 并自然冷却后,以丙酮
样品重量/g 作为溶剂,润湿脱脂棉,以 1~2 kg 的力量在漆膜上往
返擦拭 10 次,一次往返算作擦拭一次。 擦拭完毕后,
观察漆膜表面失光情况以及脱脂棉上是否着色。 实验
结果如图 3 所示。
从图 3 和图 4 可以看出,当烘烤条件同为 130 ℃、
30 min,环氧基和二乙醇胺的物质的量的比为 2∶1 时,
温度/℃
图 2 固化剂解封温度 DSC 曲线 可看出漆膜表面出现明显失光、 变色等破坏情况,脱
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,在 110 ℃左右,曲线出现 脂棉上黑色痕迹严重;环氧基和二乙醇胺的物质的量
第一个平台,说明固化剂在此温度下开始解封;待到 比为 1.8∶1 时,漆膜表面出现失光、变色,但不明显,脱
8 分析测试 ANALYSIS AND TE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