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3 - 涂层与防护2019-02
P. 23
唐佳瑜:涂料成膜物质中有害物质的来源、危害及国内外控制现状
乙烯涂料等。 这些成膜物质中均有含氯乙烯单体。 (多异氰酸酯齐聚物)的主要原材料。 由于合成过程中
氯乙烯对人体可造成急性中毒,严重时可出现意 反应条件及其他因素的限制, 在多异氰酸酯齐聚物中
识丧失,甚至死亡。 慢性中毒表现为肝损伤、神经衰 总会残留异氰酸酯单体, 使得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在施
弱、硬皮综合症、雷诺氏病、肢端溶骨症等。 氯乙烯为 涂时挥发出游离异氰酸酯,造成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。
[1]
致癌物,可诱发多种人类肿瘤 。 氯乙烯能溢入大气 异氰酸酯类单体都是毒性很大的物质,主要有明
[2]
中,参与光化学反应,对环境造成危害 。 本品易燃,具 显的刺激和呼吸道损伤及致敏作用,如哮喘性支气管
有燃爆危险。 炎、肺水肿等,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皮疹和过敏性皮
[3]
由于氯乙烯存在的危害,各国对氯乙烯生产环节 炎等。 在有些动物实验中,还证实有致癌性 。
释放的氯乙烯单体、以及对包装材料、医疗器械材料 为避免游离异氰酸酯单体对人体的危害,各国对
中氯乙烯的残留量早有规定。如欧盟 78/142/EEC 指令 相关涂料中游离异氰酸酯单体的含量进行了限量要
附录 I 规定, 原料及制品中氯乙烯单体含量不得大于 求。 欧盟室内外色漆和清漆生态标签规定,聚氨酯固
1mg/kg。 我国医疗用品标准 GB10010-2009《医用软聚 化剂中游离异氰酸酯含量总和不得高于 0.5%, 单组
氯乙烯管材》规定产品中氯乙烯单体含量≤1.0mg/kg。 分湿固化聚氨酯涂料中游离异氰酸酯含量总和不得
目前在涂料领域,国内外尚无相关法规和标准对氯乙 高于 0.25%。 我国标准对游离异氰酸酯单体含量的控
烯进行限量控制。 涂料应用广泛,与人民健康、生态环 制情况如表 1 所示。 目前许多聚氨酯类涂料生产企业
境息息相关,涂料中氯乙烯单体残留可能造成的危害 使 用 含 有 甲 苯 二 异 氰 酸 酯 (TDI)、 己 二 异 氰 酸 酯
也应引起关注。 (HDI)的原料,同时市面上还有使用二苯基甲烷二异
氰酸酯(MDI)、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(IPDI)作为聚氨
2 游离二异氰酸酯 酯涂料的固化剂。 因此控制重点为游离 TDI、HDI 含
量,在更严格的情况下采用控制游离异氰酸酯含量总
异氰酸酯类单体是生产含有异氰酸酯组分固化剂 和的方式。
表 1 我国标准对涂料中游离异氰酸酯单体含量的控制
标准编号 控制涂料类型 项目名称 单位 指标
GB 18581—2009 聚氨酯类溶剂型木器涂料 游离 TDI 和 HDI 总和 % ≤0.4
A 类:≤3
GB/T 19250—2013 聚氨酯防水涂料 游离 TDI g/kg
B 类:≤7
聚氨酯类溶剂型、无溶剂型、水性地坪涂
GB/T 22374—2018 游离 TDI g/kg ≤2
装材料
GB/T 23446—2009 喷涂聚脲防水涂料 游离 TDI g/kg ≤3
GB 24408—2009 以异氰酸酯作为固化剂的溶剂型外墙涂料 游离 TDI 和 HDI 总和 % ≤0.4
GB 50325—2010 建筑用聚氨酯涂料 游离 TDI 和 HDI 总和 g/kg ≤4
聚氨酯固化剂中游离异氰酸酯含量总和 % ≤0.5
GB/T 35602—2017 绿色产品 高固体分涂料和无溶剂涂料
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涂料中游离异氰酸酯含量总和 % ≤0.25
HG/T 3950—2007 溶剂型木器抗菌涂料 游离 TDI 和 HDI 总和 % ≤0.4
HJ 414—2007 环境标志产品 聚氨酯类溶剂型涂料 固化剂中游离 TDI % ≤0.5
环境标志产品 反应固化型防水涂料(聚
HJ 457—2009 固化剂中游离 TDI % ≤0.5
脲防水涂料、聚氨酯双组份防水涂料)
A 级≤3
JC 1066—2008 聚氨酯类防水涂料 游离 TDI g/kg
B 级≤7
3 醛类 涂料中可能含有甲醛的品种主要是建筑内外墙涂料。
甲醛的主要来源为合成树脂乳液的残余单体和为改
涂料中广受关注以及已进行控制的醛类为甲醛。
11
分析测试 ANALYSIS AND TE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