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29 - 2025水性涂料虚拟专辑
P. 129
光 等:环氧酯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及漆膜性能
1. 2 环氧酯的制备 氧化交联固化,10 d 后漆膜完全干燥,对漆膜的各性
在三口烧瓶中加入 30 g 桐油酸、60 g 环氧树脂、 能进行测试 。 将制备的单组分漆膜分别标记为
TEAQ-25、TEAQ-30、TEAQ-35、TEAQ-40、TEAQ-45。
10 g 乙 二 醇 丁 醚 ,搅 拌 升 温 至 110 ℃ 。 将 0. 06 g
DMEA 和 8 g 乙二醇丁醚混合均匀后,30 min 滴加完 在烧杯中依次加入表 2 中 A 组分和 B 组分原料,
毕。以DMEA滴加完毕后为起始,取三口瓶中的混合 按照上述工艺制备双组分漆膜,待漆膜表面干燥后,
物测一次酸值和 值,然后每隔 1 h 测一次该混合物 130 ℃烘烤 20 min 交联固化,置于室温条件下,10 d
酸值和 值,当酸值<3 mgKOH/g 时为反应终点。将 后对漆膜的各性能进行测试。将制备的双组分漆膜
制备的环氧酯标记为 TE44,反应路线如图 1所示。 标记为 AF/TEAQ-25、AF/TEAQ-30、AF/TEAQ-35、
AF/TEAQ-40、AF/TEAQ-45。
)
) ) 表1 组分涂料配方
Table 1 Formula of single component coatings
)
原料 w/%
)
自制水性树脂 65. 78
钛白原浆 21. 95
)
消泡剂 0. 42
) ) ) )
润湿剂 0. 42
) )
流平剂 0. 42
)
去离子水 11. 01
) ) )
) ) N 表2 双组分涂料配方
) ) ) ) ) ) ) ) ) ) ) Table 2 Formula of two-component coatings
图1 环氧酯反应路线 原料 w/%
Fig. 1 Epoxy ester reaction route 自制水性树脂 61. 5
1. 3 环氧酯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 钛白原浆 20. 5
消泡剂 0. 4
将制备的环氧酯加入三口烧瓶中 ,升温至 A组分
润湿剂 0. 4
130 ℃ ,分别称取 8 g AA、20 g BA、40 g MMA、12 g 流平剂 0. 4
HPA、0. 5 g TBPB、3 g AMSD 混合均匀后滴加到三口 去离子水 10. 2
烧瓶中,滴加时间为 3 h,随后保温 1 h(此时得到后续 氨基树脂 6. 2
B组分
2. 2. 1中的“升温反应后混合物”,不升温至 130 ℃,在 磺酸催化剂 0. 4
室温下进行上述操作,得到“未升温混合物”),降温
至 80 ℃后加入 DMEA 中和 20 min 左右,中和度为 1. 5 测试与表
1. 2,得到环氧酯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。在保持其他 1. 5. 1 酸 和 的测试
条件不变的情况下,改变环氧酯用量,分别占单体 按照 GB/T 2895—2008 测试酸值 ,按照 GB/T
(AA、BA、MMA、HPA)总质量的 25%、30%、35%、 5532—2022测试 值。
40%、45%,制备的环氧酯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分别命 1. 5. 2 FT-IR和 H NMR表
1
名为TEA-25、TEA-30、TEA-35、TEA-40、TEA-45。 在室温条件下,用 细管分别取适量的环氧酯
1. 4 单/双组分环氧酯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 均匀涂在空白 化 压片上,利用 立叶变换红外
漆膜的制备 光谱仪(FT-IR)对样品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,扫描范
在烧杯中依次加入表 1 中原料,在分散机中高速 围4 000~400 cm 。
-1
分散均匀,用 100 目的纱布过滤得单组分涂料。按照 利用核磁共振波谱仪对样品的化学结构进行表
GB/T 1727—2021,将涂料用线棒均匀刮到用砂纸打 征,内标为四甲基硅烷(TMS),测试温度为 25 ℃,用
磨过的马口铁片上,放置于室温条件下依靠双键自 二甲基亚 (DMSO)将样品完全溶解后进行测试。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