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9 - 涂层与防护1912-合
P. 49

喻业茂,等:汽车修补用彩色清漆的制备



           提供彩度和透明金属质感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料、 酯类溶剂、 芳烃溶剂,2 500 r/min 下搅拌分散 30
               彩色清漆层研究:优化红颜料用量来减少颜色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in 至均匀,研磨两遍,至细度合格,后段补加入丙烯
           异(对比度),假设彩色清漆的着色度和底色漆的着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酸树脂、流平剂、催干剂,分散 15 min,加入芳烃溶剂
           度如果接近,则对减少对比度差异是有效的,结果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调节至合适黏度,过滤即得成品。
           彩色清漆层的颜料用量对彩度和对比度的影响规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2 高耐候清漆配方和工艺
           不一致,随着颜料用量的增加,彩度逐渐增加,而对比
           度是先增加后减少,因此需要找到合适的颜料用量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2.1 高耐候清漆配方
           衡点使彩度和对比度兼具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耐候透明清漆所用原材料同 2.1.1,参考配方见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2。
           2 实验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2 高耐候透明清漆的参考配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原材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/%
               基于以上分析,底色漆调配相对容易,高彩度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丙烯酸树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2-85
           透明性的彩色清漆开发难度大,本实验着重于彩色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酯类溶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-18
           漆的研究。 提高彩度的两工序汽车修补用彩色清漆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芳香烃溶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-6
           采用如下组分及质量份含量的组分混配而成:2K 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流平助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.5-2
           色母 5~20 份,高耐候透明清漆 80~95 份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催干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.5-3

           2.1 2K 红色母原料、配方、工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2.2 高耐候透明清漆的制备工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耐候透明清漆的制备方法为:按上述质量配比
           2.1.1 主要原材料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依次称取丙烯酸树脂、酯类溶剂、芳烃类溶剂,加入调
                丙 烯 酸 树 脂 : 纽 佩 斯 ; 分 散 助 剂 (EFKA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和反应釜,高速搅拌 5 min,加入一定比例催干剂、流
           4310,50%):巴 斯 夫 ;颜 料 (P.R. 179、P.R.122 等 ):巴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平剂,高速搅拌 10 min,加入适量酯类溶剂调整黏度,
           斯夫颜料、科莱恩化工、太阳化学等;酯类溶剂(丙二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检测合格后过滤包装,即得成品。
           醇甲醚醋酸酯、二价酸酯、醋酸丁酯):欧摩德化工及
           市售; 流平助剂 (BYK 331 等): 毕克化学; 固化剂                     2.3 机理
           (N3390):拜耳;芳香烃溶剂(二甲苯)、催干剂(二月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配方的设计思路如下:
           酸丁基锡):市售。 以上均为工业级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研制的 2K 红色母采用高透明性、 高饱和度的红
           2.1.2 2K 红色母配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颜料,采用对该类颜料分散效果好的分散助剂,在高

               参考配方见表 1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速剪切分散和砂磨机研磨作用下,打开团聚体和附聚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1 2K 红色母的参考配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体,呈现颜料本来颜色,以及与透明清漆所用树脂相
            原材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/%                同的双组份丙烯酸树脂,加入挥发速率相对较快的溶
            丙烯酸树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0~80              剂醋酸丁酯、二甲苯控制树脂成膜时整体的挥发速度
            分散助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.5~3              和溶解能力,这些有效组份与催干剂、流平剂协同作
            颜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~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用,使颜料分散良好、具备高透明性和饱和度,提高了
            酯类溶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~1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半透明层对底色漆涂层的附着力,同时使下层银粉颗
            芳香烃溶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~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粒排列规整,彩度和金属质感兼顾。
            流平助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.5~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研制的彩色清漆用高耐候透明清漆即常规两工
            催干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催干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序喷涂时常用的清漆,提供高光泽度和丰满度,保护
           2.1.3 2K 红色母的制备工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底色漆层。 采用的丙烯酸树脂为双组份丙烯酸树脂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加入一定含量溶剂、流平剂、催干剂,整个体系相容性
               按上述质量配比称取丙烯酸树脂、分散助剂,加入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好,均匀、清澈、无色、透明、丰满度高,耐候性强。
           调和反应釜,2 500 r/min 下搅拌分散 5 min, 再加入颜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涂层技术 COATING TECHNOLOGY
   44   45   46   47   48   49   50   51   52   53   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