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8 - 涂层与防护1912-合
P. 48

喻业茂,等:汽车修补用彩色清漆的制备



             在阴影部分, 透光层与反射层的红色则相互重叠,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色,调节底色颜色、半透明层喷涂道数,做到和车身对
             现出深邃的红色。 借助这种涂层构造,随着光线强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比看不出色差,保持车辆外观整体一致。 除了红色外,
             和角度的变化,车身会像鲜活的生物一般,呈现出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蓝色、黄色等车身颜色也越来越多地使用透明性彩色
             鲜、丰富的表情,将红色的美感做到了极致,形成了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清漆。
             靓感与光影深邃感的对立与兼具。
                 必须使用耐久性强的颜料且能表现出其透明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实验目的和内容
             和彩度,这一点非常困难。 而且,第二层的透明度越
             高,则显色性越好。 精确控制喷涂的量、范围和距离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汽车车身流行色目前主要是非彩色颜色 (如白、
             防止喷涂不匀的技术,以及使涂料内的铝粉均匀分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黑、银、灰色等),现今鲜艳颜色的需求逐渐增长,我们
             的技术等等都将对最终的效果表现起到至关重要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开始开发类似颜色。 研究目标为:目视来看,在高亮度
             作用。 光泽材料铝粉的排列越平滑,漫反射越少,光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区域和高对比度区域的色彩饱和度都要很高。 采用 2
             度越高,高光与阴影的对比度也就越大。 但通常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个因素来描述技术目标:(1)高的鲜艳度:在常规反射
             下,铝粉在涂膜内的朝向各异,控制方向的难度颇大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区域即 15°的饱和度(C)值;(2)对比度(跃变指数):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2]
             对工艺和操作、汽车漆调色水平的要求极高 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同角度即反射角度(15°)和侧面角度(110°)之间的饱
                 常规两工序即底色漆配普通清漆往往达不到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和度差异。 因而,两涂层体系包含颜色的清漆被选做
             想的彩度,或者某个角度深度不够。 本研究针对性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来达成高彩度目标的材料,但是对生产能力提出了挑
             开发出了红色彩色清漆, 可达到高通透度和彩度,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战。 传统红色工艺和多涂层工艺的对比如图 1 所示。
             时底色层颗粒金属质感也未被掩盖。 针对不同车型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从图示 4 种工艺比较来看,两涂层体系(彩色清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1 传统红色工艺和多涂层工艺的对比


             漆工艺)最为简便,在传统底色漆加普通清漆基础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减少颜色差异(对比度)是有效的。 假设:通过清漆层
             能减少喷涂道数和原料成本即可达到彩度和金属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膜厚的控制来减少底色漆层的反射率,对减少色差是
             兼备的效果。 图示三涂层体系技术挑战是通过控制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效的。 结果是:因为铝片和颜料对彩度和颜色差异
             厚分布减少颜色差异,因为颜色差异会影响原车色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规律是相反的,铝片用量越大,不同角度颜色差异
             修补色的匹配度 。 糖果类红色比传统红色有更大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越大,但彩度越低;颜料用量越大,彩度越高,但不同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3]
             颜色差异因为是两涂层,影响因素更多。 喷涂时缩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角度颜色差异越小。 因此需要综合权衡,找到彩度和
                   [4]
             和斑点 更容易发生。 改善因素分析:(1)材料:清漆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同角度颜色差异(对比度)大的平衡点。 底色漆是由
             底色漆层颜料和铝粉的选用;(2)施工工艺:减少膜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铝粉漆、珍珠漆、透明红色漆等组份混合调配而成,三
             分布的不均匀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者需要达到合适的比例, 以使正侧面深浅差异大,同
                 底色漆层研究:通过优化铝粉漆和红色漆用量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时红色彩度适中,配合清漆层透明红上色,两者协同,

              32     涂层技术 COATING TECHNOLOGY
   43   44   45   46   47   48   49   50   51   52   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