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9 - 《涂层与防护》2019年第7期
P. 39
张伟丽,等:高性能重防腐用氟碳面漆的研制
体树脂为四氟乙烯-乙烯基醚类型氟树脂,该类树脂不 不同 P/B 和 NCO/OH 配比对面漆耐沸水性的影响,如
会发生醚与醚的接枝,是较为理想的交替共聚物,结构 表 4 所示。
规整度较其他两种树脂高,且树脂中氟含量为 35%,羟 考虑到漆膜固化时, 小分子的 H 2O 向漆膜中渗
#
#
基含量为 1.8%,均大于 2 和 3 树脂,具有很好的稳定 透,与 NCO 反应,消耗部分 NCO,故 NCO/OH 选取时
#
#
性和较高的交联度,整体性能上优于 2 和 3 面漆。 一般大于 1/1。
#
选用性能最好的 1 树脂为基体树脂,进一步考察 由表 4 可知,当 NCO/OH=1.1/1 时,P/B 在 45/55~
表 4 不同 P/B 和 NCO/OH 对漆膜耐沸水性的影响
P/B=45/55, P/B=45/55, P/B=45/55, P/B=49/51, P/B=55/45,
时间
NCO/OH=1.02/1 NCO/OH=1.05/1 NCO/OH=1.1/1 NCO/OH=1.1/1 NCO/OH=1.1/1
1 d 漆膜表面出现密集气泡 漆膜表面无明显变化 漆膜表面无明显变化 漆膜表面无明显变化 漆膜表面无明显变化
3 d / 漆膜表面出现气泡 漆膜表面无明显变化 漆膜表面无明显变化 漆膜表面无明显变化
漆膜表面无明显变化,失 漆膜表面无明显变化,失 漆膜表面无明显变化,失
5 d / /
光率仅为 2.5%, 光率为 8.6% 光率仅为 11%,
55/45 之间变化时对漆膜的耐沸水性无太大影响;而 5%NaOH 溶液中,放于室内。 经过 720 h 的浸泡试验,
P/B 相同时,不同的 NCO/OH 配比情况下,漆膜性能差 无论是在 5%H 2SO 4 溶液中还是在 5%NaOH 溶液中,3
异较大,在 1.02/1~1.1/1 范围内,NCO 过量越多,性能 种面漆漆膜均完好,无剥落、无起皱、无裂纹、无起泡、
越好,其中,当 NCO/OH=1.02/1 和 1.05/1 时耐沸水性 无生锈等现象。 这一结果源于氟树脂中的氟单体具有
均无法满足标准要求。 主要是由于多余的 NCO 基团 优异的耐化学品性,同时氟单体与共聚单体的交替共
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的脲类化合物,可在一定程度上提 聚的结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对共聚单体起到了保护
[5]
高成膜物质的聚合度,进而提高漆膜性能。 作用,提高了氟碳树脂的耐酸碱性 。
图 1 和图 2 为 3 种氟碳面漆耐酸碱性试验中失
2.2 耐酸碱性
光率和色差的变化。 在耐酸试验中,3 种面漆失光率
将 3 种氟碳面漆配套板分别浸泡于 5%H 2SO 4 和 均<20%,基本无变色。 而耐碱性试验中则表现出了明
失光率/%
浸泡时间/h
图 1 3 种氟碳面漆耐酸试验中失光率的变化
#
显差异。 其中 1 面漆性能最好,失光率<20%,基本无 段将分子链上稳定性较差的乙烯基醚链段包围,表现
#
#
#
#
变色;2 和 3 面漆耐碱性均较差,失光和变色严重,如 出了优异的耐酸碱性。 而 2 树脂和 3 树脂均为三氟
#
#
图 3 所示,2 和 3 面漆耐碱 720 h 后明显黄变。 主要 氯乙烯-乙烯基酯类型氟树脂, 乙烯基酯类单体自聚
#
是因为 1 树脂是比较理想的交替共聚物,四氟乙烯链 形成的小链节易暴露于碱液中,发生皂化反应,虽然
23
涂层技术 COATING TECHNOLOG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