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9 - 涂层与防护2020-04电子版
P. 19

潘萍,等:一缩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的合成及表征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4 反应温度对酯化率的影响

                    2-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图 3 SO 4 /ZrO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盖,也会减少催化活性的中心数。 这些不良效应会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降低酯化效果,造成粗酯产品中 DPGDA 的酯含量
           比,可以提产物的利用和该反应的酯化率。 当丙烯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降低。 对图 4 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知:对于该酯化反
           过剩,酯化反应速率低于相应的醇过量的情况,这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应,由于选用甲苯作带水剂,而它沸点为 110.6 ℃,所
           固体超强酸催化机理相关联,催化剂的质子酸活性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选择 114 ℃左右的反应温度是较适宜。 在此条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5]
           心被丙烯酸优先吸附质子化 ,丙烯酸的过量是有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,反应的酯化率较高。
           于增加丙烯酸的浓度,从而提高反应酯化率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1.5 带水剂的影响
               选择适当的酸醇物质的量的比,不仅能够提高目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用苯当作带水剂,反应温度一般为 82~92 ℃,甲
           标反应物的转化率,而且能够减少副反应,提高反应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苯做溶剂,反应温度可达 110~135 ℃。 所选的溶剂沸
           的选择性。 因此在酸过量的实验条件下,考察了相同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点低,其反应温度就会低,反应速率也会相应下降,最
           反应时间(4h)内酸醇物质的量的比对酯化率的影响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终酯化率也会比较低。 因考虑到反应温度直接影响
           考察了酸醇物质的量的比对酯化率的影响,见表 1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酯化反应的效率, 用甲苯作溶剂,其活性要优于苯作
                   表 1 酸醇物质的量的比对酯化率的影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溶剂,选用甲苯作为除水剂,将反应过程生成的水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酸醇物质的量的比
            项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断从体系内移出,使反应平衡向方程式的右边进行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8∶1    2.0∶1     2.6∶1    3.0∶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利于 DPGDA 生成的方向移动。 经结果得出,带水
            酯化率%        75.3     86.0      96.2     96.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剂量为甲苯 62 g/100 g 丙烯酸最为适宜。
               得出结果,酸醇配比增加,酯化产率增加,但配比
           过大,丙烯酸转化率减少,且中和所需氢氧化钠用量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2 酯化物的测定和表征

           加,故宜选择丙烯酸与一缩二丙二醇物质的量的比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气相谱图 5 可知,保留时间为 4.35 min 的峰,
           2.6∶1.0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就是目标产物,而保留时间在主产物后面的峰,则是
           2.1.4 反应温度的影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聚合物。
               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,酯化反应的初始速率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 IR 看出,产品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:1 725
           高,但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,反应酯化率的变化是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m (-C=O);1 636 cm (-C=C-);1 196 cm (-C-O-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1
           慢的。 因此,在丙烯酸与一缩二丙二醇的酯化反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-),红外光谱测定结果与 DPGDA 标准 IR 谱图一致。
           中,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会加速丙烯酸的蒸发,导致
           丙烯酸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的降低;另一方面,温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结语
           的提高又会有利于产生自由基,容易引起体系内各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-
           分热聚合作用,以及黏度的增大,从而给后处理带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1) 实验确定:SO 4 /ZrO 2 超强酸催化合成一缩二
           困难。 同时,固体催化剂的表面被生成的聚合物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丙二醇二丙烯酸酯最佳反应条件为:催化剂用量为 8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探索研究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
   14   15   16   17   18   19   20   21   22   23   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