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0 - 涂层与防护2019-01
P. 40

欧阳建群,等:高耐候易清洁粉末涂料的研究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# 疏油性能较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# 疏油性能好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# 疏油性能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# 疏油性能一般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1 不同氨基改性低聚物疏油性能对比
                 从表 5 实验数据不难看出,在树脂相同、固化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氨基改性低聚物 P1 作为体系的流平助剂。
             间相当的基础上, 粉末体系黏度在合适的范围内,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3 改性纳米疏水二氧化硅的影响
             同氨基改性低聚物的水接触角不一致,氨基改性低聚
             物 P1 和 P2 的效果最好,表面张力最低,同时能有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通过如下制备方法制备得到:

             提高涂层各材料间的润湿性能,具有优异的输水疏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隔绝氧气, 将纳米疏水二氧化硅分散在弱酸性乙醇溶
             性能。 由于氨基改性低聚物 P2 的成本较高,故选用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液中,得分散液;隔绝氧气,在分散液中加入全氟辛基-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6 不同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性能对比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用量/%
              性能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1            2           3           4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水接触角/°                      107         115          125         136          133         115
              表面状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流平          流平           流平          流平          流平          小皱纹

             三乙氧基硅烷,回流反应、冷却后加入氨基硅烷偶联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涂层的输水效果最佳, 当继续增加改性纳米二氧化
             进行偶联反应, 得氨基硅氧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疏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硅,涂层的流平性能受到影响,涂层输水性能下降,为
             二氧化硅微粒。 在易清洁粉末涂料中加入不同用量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了获得疏水效果好的易清洁粉末涂料,建议改性纳米
            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,然后进行性能对比,结果见表 6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疏水性二氧化硅的添加量为 1%~4%之间。
                 从表 6 可以看出,随着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用量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4 与氟碳树脂进行复配
             增加, 喷涂后固化的涂层对水的接触角不断增大,涂
             层的疏水性能越来越好。 当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加入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氟碳树脂由于引入的氟元素电负性大,碳氟键能
             为 3%,涂层对水的接触角从 107 °提高到 136 °,此时                   强,氟碳粉末树脂中 C-F 化学键能为 485kJ/mol,具有


              24     涂层技术 COATING TECHNOLOGY
   35   36   37   38   39   40   41   42   43   44   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