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1 - 涂层与防护2019-01
P. 11

周春利,等:预涂卷材金属面漆性能的影响因素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3 聚酯树脂类型对金属面漆性能的影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基料树脂类型
            项目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S100          ES410          ES710          ES960          ES510
            相对分子质量                     21 000          16 000         10 000         7 000          19 00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-1
            羟值/(KOHmg · g )             2~6             4~8           15~20          18~22           7~11
            T g/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5             50             37             19             10
            60°光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0             78             85             90             75
            T 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耐丁酮擦拭/次                      50             50             90             100            60
            铅笔硬度/H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贮存稳定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未分层            轻微分层          分层,软沉底         分层,软沉底           未分层
            贮存前后样板色差△E                   0.3            1.0            1.2            1.5            0.5
               从表 3 可以看出,随着基料树脂 T g 的提高,金属                     子质量越高,金属面漆的光泽会越低。 综合考虑,选用
           面漆的柔韧性越差, 表现在 T 弯从 1T 变成 3T, 硬度                     T g 为 19 ℃的 ES960 作为金属面漆的基料树脂。
           从 1H 提高到 3H。 一般来说,基料树脂的 T g 越高,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2 面漆固化剂的选择
           层的 T g 也越高。 同时涂层的 T g 会对涂层的柔韧性产
           生直接的影响。即 T g 越高,涂层的柔韧性越差。然而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预涂卷材面漆具有高温固化的特点,固化剂中的
           丁酮擦拭与基料树脂的羟值有关,羟值越高,与固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活性基团可与基料树脂中的羟基发生交联反应,在基
           剂固化交联度越好,耐擦拭性就会更优。 光泽和贮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料树脂与固化剂的配比适当时, 可形成网状交联结
           稳定性与基料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关,相对分子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构,使得涂层性能满足技术要求。 常用固化剂有 2 种:
           量越高,体系黏度越大,可有效防止铝粉颜料的沉降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氨基树脂和封闭型聚氨酯树脂。 本试验中基料树脂采
           ES100 和 ES510 树脂制得的金属面漆贮存前后未出现                      用 ES960 树脂,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,研究固化
           分层现象,样板色差变化均<1.0;此外基料树脂相对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剂类型对金属面漆性能的影响,结果见表 4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4 固化剂类型对金属面漆性能的影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固化剂类型
            项目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封闭型聚氨酯 A             部分醚化 R-717         全醚化 Cymel 303           脲醛 521
            60°光泽                     80                  88                   90                  83
            T 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耐丁酮擦拭/次                   80                  100                 100                  80
            铅笔硬度/H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贮存稳定性                  分层,软沉底                凝胶化               分层,软沉底              分层,软沉底
            贮存前后样板色差△E                1.2                 2.0                 1.5                  1.3
               从表 4 可以看出,与氨基树脂 Cymel 303 和 R-717               闪光效果确定。 首先铝银浆的用量必须能够遮盖底

           相比, 封闭型聚氨酯和脲醛 521 树脂可赋予金属面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材,其次又不能相互堆积,这样才能得到性价比更优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4]
           较好的柔韧性,这与其结构特性有关,但耐丁酮擦拭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金属面漆 。 本试验采用 ES960 树脂作为基料树脂,
           差。部分醚化 R-717 为聚合型氨基树脂,长期贮存中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市售全甲醚化三聚氰胺树脂 Cymel 303 为固化剂,
           自缩聚倾向, 会导致涂料的贮存稳定性变差。 综合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,铝银浆的用量对金属面漆
           看,线型 ES960 作为基料树脂,以全醚化 Cymel 303 作                  性能的影响如表 5 所示。
           为固化剂,可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金属面漆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表 5 可见:随着铝银浆颜料用量的增加,金属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面漆的遮盖性和闪光指数都有所提高。 当铝银浆颜料
           2.3 铝银浆用量对金属面漆的影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用量为 8%时,各项效果最佳;当铝银浆颜料用量>
               铝银浆的用量须根据铝银浆颜料自身的粒径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%时,铝粉粒子出现重叠、挤压、堆积等现象,直接影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析测试 ANALYSIS AND TEST       3
   6   7   8   9   10   11   12   13   14   15   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