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2 - 涂层与防护1908-合
P. 22

戴国绪,等:醇酸树脂合成配方与工艺对醇酸涂料性能的影响研究



             溶剂洗釜,洗毕抽往兑稀釜,反应釜中通入氮气 5 min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4 B# 醇酸树脂合成配方与工艺
             以确保安全。 再用扣留的 4.35 kg 溶剂调整好黏度。
                 (4)经调整好黏度后,再过滤,检验后,可送罐备用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1.4.1 实验配方
             1.3.3 A# 醇酸树脂质量标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参考配方见表 5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4 A# 醇酸树脂质量标准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4.2 合成工艺
              质量项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质量标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1) 将原料 1~9 依序准确计量后投入反应釜中,
              外观                      淡黄色透明液体,无机械杂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通氮气(当温度达到 170 ℃时关闭),开底组升温,120
              色泽,(铁钴法)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≤8#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℃开搅拌,同时打开卧式冷凝器的冷却水;
              黏度( 25 ℃)/s                    350~45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2) 用 2~2.5 h 加热至回流 (柱温顶点温度≦10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1
              酸价/(mgKOH · g )                 ≤1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℃),并在 170 ℃下回流 2 h,放水缓慢升温至 195 ℃(约
              细度/μ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≤3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h),保温直到 60 ℃酸价≦14 mgKOH/g 再升温至 205~
              固含/%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5±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0 ℃(约 1 h),反应至 60% 酸价≦8.5 mgKOH/g。 直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5 B# 醇酸树脂实验配方
              序号                原材料              质量份/份              序号              原材料             质量份/份
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  乙二醇                7.94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1# 抗氧剂             0.11
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1# 油酸              19.95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2# 抗氧剂             0.11
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苯酐                26.85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回流:二甲苯              5.96
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顺酐                0.46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兑稀:二甲苯             17.87
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苯甲酸                2.61             12            洗釜:二甲苯              3.97
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季戊四醇(含量≧95%)             12.85            13            调黏:二甲苯              1.32
              合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0.00
             反应黏度合格,降温。 当温度降至 190 ℃,打入事先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6 B# 醇酸树脂质量标准
             好二甲苯的兑稀釜;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质量项目                      质量标准
                 (3)料抽完用高位槽二甲苯洗反应釜,洗毕抽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外观                  淡黄色透明液体,无机械杂质
             兑稀釜中,反应釜中通入氮气 5 min 以确保安全(留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色泽,(铁钴法)                    ≤3#
             kg 调黏度,若黏度过大可用醋酸丁酯调黏度);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黏度( 25 ℃)/s              50 000±5 00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酸价/(mgKOH · g )             ≤10
                 (4)兑稀后经调整好黏度,过滤,检验,包装备用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细度/μm                       ≤15
                 注意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固含/%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0±2
                 (1)抗氧剂必须在温度<80 ℃以下、并在苯酐之后
             加入。 切勿接触到设备且边用边加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1) 将原料 1~9 依序准确计量后投入反应釜中,
                 (2)过滤机剩余料必须用下一釜二甲苯稀释后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注意:抗氧剂勿直接接触设备! ),投完料后反应釜中
             桶,以备下次拼用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加入硅油 10~15 g,盖好人孔后开搅拌,开底组慢慢升
             1.4.3 B# 醇酸树脂质量标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温,温度达 100 ℃开卧式冷凝器的冷却水。 注意观察
                 见表 6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反应釜,防止溢涨。 (如有溢涨现象立即关热油,必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时适当降温);
             1.5 C# 醇酸树脂合成配方与工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2)当升温达到回流(约 160~170 ℃)时,记录温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度和时间, 并每隔 15~20 min 放一次水缓慢升高温。
             1.5.1 实验配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 180 ℃下回流 1 h,190 ℃下回流 1 h,200℃下回流
                 参考配方见表 7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h,220 ℃下回流 1 h,以后逐步放水升温至 250 ℃保
             1.5.2 合成工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温。 回流达 6 h 后应取样测透明度和酸价。 酸价达 8


              10     分析测试 ANALYSIS AND TEST
   17   18   19   20   21   22   23   24   25   26   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