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6 - 1903完整版
P. 26

于国玲,等:涂料生产中颜色控制的影响因素



                 由图 10~12 可以看出,流变助剂的加入对涂料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图 14 可以看出, 刷涂颜色较深而且表面有明
             色的影响很大, 加入过量还可能造成涂膜严重缺陷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显的刷痕。 刷涂颜色较深是因为涂膜较厚,固化前颜
             在保证体系稳定的前提下,流变助剂的选用应综合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料浮色时间较长。 所以在用试配色和样板比色前,应
             虑流变助剂与体系中其他组分的配伍性,依据实验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尽量模仿样板的制板方法。 如果样板是喷涂的,试配
             定最佳用量     [10-16] 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色也应用喷涂的方法,否则可能造成很大的色差。 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别是锤纹漆,桔纹漆和金属漆等。
             1.8 固化温度对颜色的影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10 其他因素
                 图 13 是灰水性醇酸防锈漆不同固化温度时颜色
             的对比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辅助原料和助剂,涂料的黏度,调色时周围环境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光源的方向,比色时试板和样板的位置关系,看色的角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18]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度,人为因素等对涂料的颜色都有一定的影响 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结语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颜色控制贯穿涂料生产中的各个环节,只有让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个工段的操作人员了解颜色控制的重要性,加强质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意识并做好过程控制,才能减少色差,提高产品的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场竞争力     [19-20] 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室温自干           60 °C 烘干
                 图 13 灰水性醇酸防锈漆不同固化温度颜色的对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参考文献
                 由图 13 可以看出, 60 °C 烘干的颜色比室温自干                   [1]  薛小倩,刘占川,刘洪亮,等.全自动调色体系在建筑涂料
             深,而且烘干的涂膜光泽较好。 分析原因,可能是在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调色中的应用[J].涂料技术与文摘, 2017,38(8):45-49.
             度较高的条件下,未固化的涂料黏度较低,流平性好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2]  于国玲,王学克.涂料调色应注意的问题[J].涂层与防护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8,39(10):19-22.
             所以涂膜的光泽较好;另外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,颜料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3]  现代涂料与涂装.粉末涂料常见问题解答———涂膜颜色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17]
             粒子的热运动较快,浮色充分,所以固化后颜色较深 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一致该如何解决[J].现代涂料与涂装,2017,20(2):72.
             1.9 不同制板方法对颜色的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4]  万书青,王向阳,孙志 兵.涂 料 生 产 中 颜 色 质 量 影 响 因 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及解决方案[J].现代涂料与涂装,2008,11(4):57-60.
                 不同制板方法对灰水性环氧酯漆颜色的影响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5]  于国玲,王学克.浅谈油漆的人工调色[J].化 工 管 理,2015
             比见图 14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3):139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6]  楼 铭 鹤,俞 峰,周 克 尧.调 色 的 基 本 知 识 与 原 理(一)[J].上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海涂料,2007,45(1):35-37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7]  孙顺杰,焦钰钰,郭超.彩色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颜色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影响因素探讨[J].中国涂料,2018,33(6):54-59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8]  曹 晓 根,郭 定 邦.涂 料 颜 色 稳 定 性 的 工 艺 验 证[J].上 海 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料,2012,50(2):23-26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9]  周 铭,支 玲 敏.影 响 塑 料 涂 料 调 色 的 因 素[J].上 海 涂 料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5,53(4):46-48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10] 于国玲,王学克.增稠剂在水性涂料中的应用[J].上海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料,2018,56(6):27-29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11] 胡 中 源,戴 志 浩.凝 胶 型 水 包 水 多 彩 涂 料 的 调 色 和 施 工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喷涂                 刷涂                     探讨[J].涂料技术与文摘,2014,35(7):36-38.
                  图 14 灰水性环氧酯漆喷涂和刷涂的颜色对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下转第 18 页)



              14     分析测试 ANALYSIS AND TEST
   21   22   23   24   25   26   27   28   29   30   31